相关问答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布通知,2018年10月1日以后纳税人工资、工资收入将实施每月5000元,适用新税率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五保”里面有三类保险需要公司和员工共同负责缴纳,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依照法律规定,这三类保险中,员工需要缴纳的部分交由公司代缴。这也就是公司实发工资低于约定工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代缴,有利有弊 公司代缴的规定,虽说带来较多好处,如确保员工缴纳费用、简化缴纳流程等,但也造成一些不如人意的影响。很多员工因为未参与到缴费流程中,且不了解缴费标准,往往会对公司所扣费用的数额产生怀疑。 事实上,这样的怀疑并不是杞人忧天。现实中,就有公司借劳动者不懂相关规定,违法超额扣除工资。所以,员工为了维护自己权益,必须清楚知道社保费用的缴纳标准。 缴纳基数和缴纳比例 员工要想了解社保的缴纳标准,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缴费基数,指计算员工应缴费用时,用作对比基础的数值。 缴费比例,指计算员工应缴费用时,应从缴费基数中扣除的比例。 员工缴纳费用计算 员工缴纳费用的计算,有其特殊公式,即员工的社保缴纳费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员工缴纳社保费用的基数有一个固定标准,即员工的月工资(实际操作中,一般以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标准)。但是缴费比例因为险种的不同,有不同的标准。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8%,基本医疗保险为2%,失业保险为1%(现实中,各地因为情况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如上海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为0.5%)。 所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员工部分)=月工资×8%;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员工部分)=月工资×2%;失业保险费用(员工部分)=月工资×1%。 总结一下,员工需缴费用=月工资×8%+月工资×2%+月工资×1%。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形,各地可能有特殊规定,大家可以向当地社保部门查询相关规定。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10月1日之后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工资怎么扣税?最新工资扣税标准(扣税率表)2018 二、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北京个人缴税起征点从2011.9.1日起调整为3500元。应纳税=(月工资-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1年9月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1500元30二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105三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555四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1005五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六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七超过80000元4513505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04人已浏览
451人已浏览
596人已浏览
1,0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