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
有时效,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法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网络诽谤罪立案:1、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二、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四、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本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互联网发布公民隐私、欠文明甚至诽谤色彩言论的网络诽谤行为时有发生,统一论坛人身攻击现象甚嚣尘上,或政治攻击,或无中生有,或秽语谩骂,完全无视法律,将论坛搞的乌烟瘴气,有些人身攻击大有文革遗风,以政治帽子和污蔑替代说理,肆无忌惮,霸道蛮横,令人憎恶。 2009年新伊始,国新办等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活动,提倡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创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所谓网络诽谤,是指利用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声誉的行为。网络诽谤比传统诽谤更容易造成诽谤者的精神和心理损害,网络诽谤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明确了网络诽谤的犯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过500次可以判刑,明知诽谤仍然为共同犯罪提供帮助。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实际点击和浏览同一诽谤信息超过5000次,或者转发超过500次的,视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以构成诽谤罪。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构成诽谤罪,立案追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