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没有永远一说。 民事案件调解贯穿始终,调解不成功,法院会进入正常开庭程序,经过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等待法院合议后判决。 如果第一次判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诉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与另一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中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时,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依诉讼程序以判决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的,称为裁判离婚。中国婚姻法对一方要求离婚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和处理原则。 夫妻一方坚持不离或虽同意离婚,但对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达不成协议的,只有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离婚案件是指审判人员在调解开始和结束时,均认为原、被告符合或不符合离婚的法定条件,审判人员只做和好调解或离婚调解的离婚案件。对于一般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调解动员阶段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协商调停阶段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审判人员或协助调解的人员居间调停。 3、调解结束阶段当事人就离婚或不离婚达成协议(达成离婚协议的还必须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子女的抚养义务的分担问题等方面同时达成协议),审判人员将协议的内容如实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认可后签字盖章,调解即告成立。在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审判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一是如果是开庭调解不成的,审判人员在宣布调解结束的同时,应当告知人下次调解的时间或下次审判的时间。二是如果是开庭审判中经调解仍达不成协议的,审判人员则可以宣布调解结束,直接理入下一个审判阶段,审判人员还可以当庭宣判,或者是告知当事人宣判的具体时间。
离婚前调解:指以协助当事人正确处理离婚纠纷为宗旨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注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经双方签收后,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2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288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