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是书面形式,其必备条款有7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在这一必备条款中,双方可以约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要求,正规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1)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具体采取哪一种类型主要由双方当事人商定。 (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种),以及工作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或者应当完成的任务。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对女职工、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等。 (4)劳动报酬。即劳动者劳动的成果返还和履行劳动义务后必须享受的劳动权利,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报酬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5)劳动纪律。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工作秩序和规则。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除了期限以外其他由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法律事实,这些事实一出现,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即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合同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如果合同中不明确当事人,谁与谁交易不清楚,就无法确定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承担,纠纷也很难解决,尤其是合同涉及多方的时候。(2)标的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目标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所有合同的必要条款。没有目标,合同不能成立,合同关系不能建立。(3)数量,在大多数合同中,数量是必要条款,没有数量,合同就无法成立。(4)质量,合同中应尽可能详细、准确、清楚地规定质量问题。(5)价格或报酬、价格或报酬是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货币,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或明确规定计算价格或报酬的方法。(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履行期限是指合同规定的当事人履行其义务,如交付标的物、价格或报酬、履行劳务和完成工作的时间限制。履行方式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具体做法。(7)违约责任,为地解决合同纠纷,可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如约定定金、违约金、赔偿金额及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等。(8)解决争议的方法。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合同条款发生争议时的解释和法律适用。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7人已浏览
2,184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3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