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条件:(1)被害人死亡与行为人逃逸有刑法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被害人的死亡只是由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者救助义务,未能及时抢救而驾车逃跑造成的。(2)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后,并要求行为人主观认识到交通事故已经发生,撞人。行为人有证据证明不知道自己撞人,经查证属实的,不能以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以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相反,他应该仔细调查和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该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3)被害人死亡是由逃逸行为造成的。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外,不涉及其他因果关系和条件。如果涉及其他加害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则不属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范围。如果行为人造成他人重伤逃逸,被害人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因医疗事故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在抢救期间因其他事故造成他人重伤,甚至在逃避罪责任后将被害人移至逃逸。
想要清楚交通肇事逃逸一定是全责吗这个问题,可以根据规定来判断,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轻微剐蹭逃逸后,一旦属于警方追查以后确定的,一律按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至于处罚,可以一次性扣12分或者直接吊销驾驶证。 假如主动投案和对方协商处理圆满,警察可不立案处理。轻微刮蹭逃逸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