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主体的区别: 1、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
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1、犯罪主体不同;2、犯罪客体不同;3、犯罪的对象不同;4、刑罚不同。在挪用他人款项的案件中,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行为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不一样的。挪用资金行为不仅给单位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公司职员,公司的财产除相关人员都不应私自进行拿取,相关人员也需要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 1、犯罪主体不同; 2、犯罪客体不同; 3、犯罪的对象不同; 4、刑罚不同。在挪用他人款项的案件中,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行为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不一样的。挪用资金行为不仅给单位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公司职员,公司的财产除相关人员都不应私自进行拿取,相关人员也需要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犯罪的客体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3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