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三章对行政处罚的主体进行了规制,行政处罚主体包括三类: 1.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属于这类; 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处罚法》[1]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10月1日起履行。其内容除总则、附则外,主要包括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决定、行政处罚的执行和法律责任等。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行政罚款的缴纳有时候会关系到我们的信用问题,所以大家如果收到了行政处罚,应当在15日之内按照相应的法律的规定到指定的银行缴纳自己的行政罚款。缴纳行政罚款应该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要出言不逊,有意冒犯国家行政人员。
我国行政诉讼法给予人民法院有限制的司法变更权。即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的“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据此,人民法院变更原行政裁决,只限于拘留、罚款、没收财务、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不适用于其他行政决定;只限于处罚显失公正的。对于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作出偏轻或偏重的行政处罚,不能判决变更。 所谓显失公正,是指原处理决定明显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明显畸轻或畸重。 (2)应当加重处罚而未加重处罚,或者不应当加重处罚而加重处罚了。 (3)作出的拘留、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明显失当。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内容要件。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行政行为内容适当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明确、适当,而且应当公正、合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