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2012年湖南省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94.80元/年(死亡、残疾赔偿金的计算) 二、城镇居民人均...
1、要看当地政府公布的补偿安置方案,原则上按公布标准进行补偿。政府不公布补偿标准则违法,可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知晓补偿安置标准。 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征地补偿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现就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征地补偿标准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征收单位或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青苗补偿等,执行由市州制订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补偿标准。非农建设用地需要收回农林牧渔场国有农用地的,参照执行邻近农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标准。二、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道路及坑塘水面等农用地,参照执行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征收荒山、荒地(其他草地),参照执行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的5O%。征收裸地的补偿标准不超过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的30%。三、征地补偿区域以县市为单位划分并公布,同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区域划分资料未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不得征地。四、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征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制订征地补偿费分配指导意见,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五、本标准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施行前,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已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可以继续按照公告确定的标准执行。在本标准实施前已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但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未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按照本标准执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第一,如果职工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受伤并负次要责任,应认定为工伤。第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取得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双重赔偿,但司法实践中各地掌握政策、操作不一,所以二者兼得仅是一种法律上的可能性。 关于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问题,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由于什么是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线路”、加班的途中时间是否属于“上下班的规定时间”等问题难以界定,因此经常引发很多争议。 2004年1月1日起,《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旧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即废止。《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可以看出,《工伤保险条例》在认定这种情形的工伤时,删掉了“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制。上下班途中作为实现劳动者劳动权利和休息权利的必要途径,对其进行和工作场所相当的保护体现了工伤保险赔偿理论保护弱势劳动者和减轻用人单位经济负担的原则。只要是为了上班工作或是为了下班休息而在路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就应当认定为工伤。无论是迟到抑或早退也无论是否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否存在责任。所以不会因为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而不进行工伤认定。 关于工伤认定后的待遇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和残疾赔偿金;(二)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三)康复费用;(四)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该条例第33条规定:“职工因工伤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关于工伤认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受到人身损害,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待遇与交通事故赔偿二者的法理基础、法律关系有原则上的不同,但法律也没有禁止享受双重待遇。从法理上分析可以兼得工伤待遇与交通事故赔偿的双份赔偿。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严重程度的人身伤害(尚未构成残疾)的受害方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开支、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以及受害者在医院期间的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相关必要的营养费,均属于赔偿责任人理应承担的赔偿范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3人已浏览
332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