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债务人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或者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时,在债权...
在我国的《民法典》中,一方延迟履行指的是未在约定的期限内交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出现了合同的一方延迟履行合同的情况,此时则是需要按照双方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合同迟延履行的法律后果一般是可以解除合同,或者要求延迟履行方支付违约金。 2、法律对于迟延履行的具体规定是,迟延履行合同,经过催告或者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对方会解除合同,同时还可以要求迟延履行方支付违约金。 3、但如果迟延履行的原因是不可抗力,则在迟延期间因不可抗力造成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债务人依法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并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负责。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 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合同迟延履行时债务人的法律责任 债务人的迟延履行即给付迟延,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够履行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 给付迟延的构成要件为: (1)须有债务存在; (2)履行须为可能; (3)须债务履行期已届满; (4)须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履行; (5)须无法律上的正当理由。 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为: (1)债权人可诉请强制执行; (2)债务人赔偿因迟延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3)在给付迟延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标的物毁损,债务人须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但如债务人能证明纵然没有给付迟延,损失仍将发生的,则可免责;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2、合同迟延履行时债权人的法律责任 债权人的迟延履行即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受领而不为受领。 受领迟延的构成要件为: (1)须有债权存在; (2)须债务人的履行需要债权人的协助; (3)须债务已届履行期且债务人已履行或提出履行; (4)须债权人未受领给付,且迟延受领无正当理由。 在迟延受领的情况下,债权人应依法支付违约金,因此给债务人造成损害,则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债务人得依法自行消灭其债务,如以提存的方式消灭债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6人已浏览
886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9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