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八十...
欠款的诉讼时效规定如下: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有约定还款日期的,从还款日期起计算3年诉讼时效。如未约定还款时间,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一种制度。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而欠款诉讼一般为债权关系诉讼,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即3年的诉讼时效。起算点为,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起算。
公司欠款诉讼主体(即被告)应该是公司,但《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在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时,可以起诉股东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工程欠款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自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后第29天起计算。自权利受损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3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