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个人所得税法,20%税率,公司代扣代缴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规定,利息、股息...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新个税法于2019...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了个税法修正案,将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应付税款法。(二)影响会计法。(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比如,《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小企业因业务简单,核算成本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大中型企业应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必须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属于“利润表债务法”。我国上市公司只能选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20》的企业(目前主要是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例: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根据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摊扣除额),所以,=(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1,312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3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