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
(1)应收的各种赔款。如因职工失职造成一定损失而应向该职工收取的赔款,或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2)应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由于合同的相对性,债权转让协议只能约束让与人和受让人,在债权转让协议成立后,是否发生实际转移,根据法律的规定还需要将上述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对债务人的通知是履行债权转让协议的行为。 根据转让理由的不同,可以将债权转让划分为以下类型: 1.支付转让型 企业在采购时,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销货方销售货物收到的是应收账款,但是对方债务人不是购货方,而是
债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有效: (一)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三)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四)必须有转让通知,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公司债权转让条件如下: (一)存在有效的债权且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 (二)债权具有可转移性,不能存在下列情况: 1.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三)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四)转让通知了债务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0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