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合同纠纷是指合同当事人因合同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标的是诉讼构成的要素之一,是指当事人因争议要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法律关系。每个诉讼案件至少有一个诉讼标的,但有些案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诉讼标的。简而言之,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交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诉讼标的物是指诉讼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即诉讼对象。诉讼标的不同于标的。前者是指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后者是指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例如,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偿还1000元贷款。在这起诉讼中,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000元贷款的贷款关系和返还行为是本案的诉讼对象;这1000元人民币是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对象,是目标。
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处理,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婚姻、收养、监护、赡养、继承关系签订的合同引发的纠纷,一般不能通过仲裁处理。2、选择仲裁方式处理的合同纠纷,双方应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可以在合同纠纷发生前事先约定,也可以在合同纠纷发生后约定。3、约定仲裁处理合同纠纷时,不能同时约定也可以通过诉讼处理,否则仲裁协议可能无效。4、约定仲裁方式处理合同纠纷时,应明确选择具体的仲裁机构,该仲裁机构应为合法存在的机构。关于合同纠纷的仲裁时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示范文本》第四十一条规定,仲裁庭应当在仲裁庭组成后4个月内作出仲裁裁决。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报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适当延长。根据这个示范文本,各仲裁机构的仲裁时间需要根据各自制定和实施的仲裁规则来确定。比如海南仲裁委员会现行的仲裁规则规定,普通仲裁时间为4个月,简易程序为60天。
劳动合同纠纷不适用诉讼期限和仲裁期限。仲裁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有中断的,可以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