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两次庭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一个月。如果没有通知的话,不要着急,等法院...
从起诉到开庭需要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民事诉讼法对审理期限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程序,针对案情相对复杂的。另一种是简易程序,适用案件相对简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判决书一般会写明对方应当履行判决内容的期限,以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一般是要求当事人在10日内履行。 如果当事人没有在判决书规定时间内履行判决内容,此时你需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间根据法院的执行情况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1、民事案件从法院下达受理通知书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法律未明确规定,依据情况不同,有所区别,但一般两个月左右。法律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即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2、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递交诉状后,按照法律规定,应在7日内通知你,法院直到现在才通知你,在程序上一定是存在瑕疵的。你可以以未在法定期间收到“受理通知书”为由,向上级本门反应情况。当然,我们不建议你这样做,以防止法官在后来的审判中打击报复。又根据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故此,只要有本院院长的批准,审限可以延长至12个月,所以法院即使7个月开庭并不违法。3、可以申请对方同学回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或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天内立案,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天内裁定不受理的原告不服裁定的,可以上诉。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复印件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被告提交答辩状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之日起5天内将答辩状的复印件发送给原告。被告不出答辩状的,会不会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从立案日起3个月内审理。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日起6个月内审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如果需要延长,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67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784人已浏览
2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