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一,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处理结束。 第二,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
医疗过错,属于过错的一种。对过错的判断,在学理上有新旧过失理论之区分。所谓旧过失理论,乃是将过失与故意相提并论,认为过失与故意同属应加责罚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纠纷赔偿标准: (1)医疗费用: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计算,但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食品补贴: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食品补贴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患者,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贴:根据残疾等级,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残疾月起30年;但60岁以上不超过15年;70岁以上不超过5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医疗行为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责任程度承担赔偿责任。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民事过错,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未尽到说明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572人已浏览
298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