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
《专利法》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以下五种情形不能授予专利权。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以上第4条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授予专利权。此外,专利法还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如“赌博机”、“制造毒品的方法”。
申请专利必须具备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没有公开发表过,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标准,是指在国内没有公开使用或者说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符合了发明创造的新颖性。根据这一原则,判断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依赖于现有技术这一客观标准。判断现有技术是判断新颖性的前提。 如果在专利申请日之前,发明创造已经公开了,或者是在文字上已经记载出版了,就丧失了新颖性。有人先发表论文或申请成果,然后再申请专利,这样就造成发表论文破坏了自己的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不能授予专利权。千万记住,首先要申请专利,然后在发表文章、申请成果等。 创造性:根据中国专利法对创造性的定义,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发明有突出的实质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就是非显而易见性,也叫创造性。 实用性:我们讲专利的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创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就是它能够工业批量地制造出来。
《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8人已浏览
527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