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男25周岁、女23周岁登记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4周岁初次生育为晚育。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晚婚、晚育的职工以下奖励:(...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产假98天是包括双休日和国定假日,晚育假30天是包括双休日,但不包括国定假日必须享受的假产假: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 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国家规定2014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 我国《婚姻法》规定:女性年满二十岁,男性年满二十二岁,方可结婚。 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 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略有不同)。晚育有利于青年妇女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控制出生人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晚育会使生育年龄推迟,拉长两代人的间隔,使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晚婚晚育有利于优生优育优教。从生理上讲, 我国青年一般要到23至25岁才完全成熟。在这个年龄之前,青年男女虽然具晚育备了结婚、生育的生理条件,但全身器官组织仍处在发育阶段,骨骼、身体还在增长,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较高水平。此时生育不仅不利于优生,也不利于年轻夫妇的自身健康。所以,未实现晚婚的夫妇一定要把住晚育关,切不可早育或盲目生育。即使达到晚婚年龄的夫妇,也不必一结婚就匆忙生孩子。因为新婚家庭的生活有一个调整、适应和建设过程。 从优生的角度讲,要想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必须选择最佳怀孕生育时机。据统计,妇女24—29岁顺产率最高,出生的健康婴儿数也最多。适当的晚育对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和后代都有好处。有些青年夫妇自己孩子气未脱,既无充分的心理准备,又无充实的经济基础,就要担负起抚育子女的责任,当然是困难的,对后代的发育成长非常不利。 晚婚晚育有利于学习和工作。 晚婚晚育有利于家庭幸福。 此外,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晚育还可以显著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晚育假规定的内容是什么?及其相关问题。晚婚是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
晚婚晚育产假是多少?如果女职工顺利分娩,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难产者增加15天产假的多胞胎生育者,每次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一、产前休假工资规定孕期工资:女职工怀孕7个多月(按28周计算),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休产前休假2个半月。请注意,请长病假的女职工不要享受产前假期。这两个半月的产假只能在预产期前执行。女职工产前休假期间的工资按本人工资的80%支付。二、产假工资规定(产期)女职工产假期间一般不从单位领取工资,享受生育津贴,有多长时间的产假,领取多长时间的生育津贴。(一)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一年的,其生育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津贴期限发放。(二)工作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不到一年的,其生育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津贴期限发放。三、哺乳假期工资规定(哺乳期)女职工生育后,如有困难和工作许可,本人提出申请,经公司许可,可请六个半月哺乳假。这6个半月哺乳假期间的工资和产前假期的工资一样,不得低于原工资收入的80%。这里所谓的原始工资收入是指女性员工在产前休假或产假前正常上班的月份,企业根据国家和市里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各种形式向劳动者支付的报酬,即工资总额统计的所有工资收入。四、晚育假期的工资规定(晚育年龄为24岁)从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以下简称规定,晚育产妇根据国家规定的90天产假,增加晚育假期30天,其配偶可享受晚育假期3天,晚育假期产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晚育假期配偶工资不受影响。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晚婚、晚育的,由雇主按照本条前款规定奖励。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