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试行价格实行两部制热价,由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两部分构成。其中,基本热价按照建筑面积征收,计量热价按照用热量征收。 基本热...
《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第九条:本市应当加强供热节能管理,逐步实热量计量逐步实施收费新建建筑物应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具有热计量和室温调节功能。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北京市供热收费标准居民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费24元。根据《北京市供热供暖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16号)规定:一、办理供暖费报销所需材料1、集中供暖方式:(1)本人所购房屋产权证的原件(没有房屋产权证原件者,请提供购房合同原件);(2)供暖明细单(由收费单位提供);(3)发票原件(4)首次报销的,还需提供购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的A4纸复印件,及与供暖单位签订的供暖合同或协议原件。2、清洁能源自采暖方式:(1)市政管委供热办统一印制的《职工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核对证明》(每个采暖季一次,复印无效,物业或街道开具)。(2)首次报销的,还需提供本人承租公有租赁住房合同、所购房屋产权证原件及A4纸复印件;产权人或承租人系职工配偶的,请提交房屋产权证及婚姻关系证明(没有房屋产权证原件者,请提供购房合同原件);产权人或承租人为父母等亲属的无房户职工,户口必须与自采暖住房同一地址,并同时提交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三、供暖费审核相关规定1、承租房,按照[2003]京房改办字第078号文件规定职工住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报销。详见《标准职务职称及面积标准对照表》。2、自采暖报销标准严格按照[京政管字(2006)22号]文件办理。
看看2008年北京取暖费标准: 2008年取暖费标准:燃煤供暖成本为30.06元/平方米 市市政管委委员李楠表示,目前市市政管委已联合相关部门进行2008年取暖费价格的测算,包括按照平均每吨750元的煤炭价格、企业的亏损情况和亏损金额、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了计算。计算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非居民的供暖价格,一部分是居民的供暖价格。经过测算,燃煤供暖成本为30.06元/平方米。 2008年取暖费标准:民用供暖价格听证后再定 据介绍,目前北京集中供暖中90%为燃煤供暖,近10年以来,居民燃煤供暖价格从16.5-24元/平方米不等,均低于成本。对于居民供暖价格究竟如何定价,李楠表示,在测算的基础上,还将纳入听证环节。具体价格将根据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再做调整。“居民供暖价格的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热力集团董事长刘淀生表示,目前是按照平均每吨750元的煤炭价格进行测算,但今年的煤炭实际价格已上涨到1000元/吨,且还有上涨的趋势,企业持续亏损。据悉,加上企业的损耗,实际2008年取暖费收费价格有可能超过30.06元/平方米。 2008年取暖费标准:供热企业补贴每平方米约涨7元 针对原材料煤炭的价格大幅上涨,供热企业亏损严重情况,今年北京市增加对燃煤供热企业的补贴标准,在去年每平方米3.43元的基础上,提高7元,也就是每平方米补助10.43元。另外,往年要在供暖开始后或者结束后下发,今年已经按照各企业的燃煤供热面积下发了六成,让供热企业提前采购煤炭做储备,以保证及时供暖。
北方的温度一般比南方冷,零下十度以上,南方人想想都冷。因此,暖气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2018北京取暖费标准。2018年北京取暖费标准分为居民建筑费标准和公共建筑费标准两种。住宅建筑收费标准:住宅建筑供热计量收费试行价格由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热价按建筑面积征收,计量热价按用热量征收。也就是说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其中,基本热费=基本热价×建筑面积;计量热费=计量热价×用热量。基本热价1。燃煤锅炉供应的住宅建筑基本热价标准为每供暖季7元/平方米;2、市供热集团供应的住宅建筑基本热价标准为每供暖季12元/平方米;3、燃气、燃油、电锅炉供应的住宅建筑基本热价标准为每供暖季18元/平方米。按用热量征收计量热价,价格标准为每千瓦时0.16元,等于每吉焦44、45元。公共建筑收费标准:本市公共建筑按热计量收费后,实行两个制热价格,由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组成。其中,基本热价标准为每个供暖季每平方米18元,计量热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16元(44、45元/吉焦),按用热量征收。缴费标准计算公式:1。法定供暖期内的缴费标准:供暖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其中:基本热费(元)=基本热价(元/建筑平方米·供暖季)×建筑面积(平方米)计量热费(元)=计量热价(元/千瓦时或元/吉焦)×基本热价(千瓦时或吉焦)。2、根据市决定调整供暖期或双方约定的供暖期,超过法定供暖期的缴费标准:供暖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其中:基本热价=基本热价(元/建筑平方米·天)×建筑面积(平方米)×天数(天)计量热价=计量热价(元/吉焦)×基本热价(元/建筑平方米·天)计算方法为:法定供暖期基本热价(元/建筑平方米·供暖季)除以法定供暖期(天)。法定供暖期按121天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9人已浏览
7,801人已浏览
2,121人已浏览
3,1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