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事诉讼的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延期审理法律规定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从而推迟审理的制度。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的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从而推迟审理的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延期审理法定情形及对于审限的影响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 依据《刑诉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刑诉法解释》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可以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4、鉴定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延期审理或者重新鉴定。 对于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其他情形的延期审理不影响审限,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法定四类案件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理期限。 二、中止审理法定情形及对审限的影响 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之前,出现了某些使审判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时,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待有关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复审判的活动。 依据《刑诉法》第二百条规定,可以中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1、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2、被告人脱逃的;3、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共有五种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4、对于辩护人依照有关规定当庭拒绝继续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准许,同时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合议庭应当宣布延期审理;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理; 5、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然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公诉人向法庭提出延期审理的建议。其中,前三项是“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形,后两项是“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 刑诉法第198条规定了3种情形,及相关司法解释 1、需要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的 (延期的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不计入审限,)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适用补充侦查的规定,重新计算审限) 3、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延期审理(不另外给时间) ①拒绝辩护时,另行委托或指定辩护②补充起诉③变更起诉④公诉人提出了新证据(不在证人名单和证据目录内的) 4、准备辩护时间(10天,不计入审限,解释165条等)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557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