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发短信威胁恐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罚,情节不严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若情节严重的,可能属于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
我国刑法没有恐吓罪。如果只给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人发这样的短信,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和伤害,很难定罪这种行为,但这种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治安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只是向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人发这类短信,而且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和伤害,那么对这种行为难以定罪。学将这样的行为称为“犯意表示”,只不过是行为人某种不良意图或犯罪意图的表示,而不是具体的伤害行为。刑法惩罚的是行为,而不是犯意表示,所以这样的行为不能用犯罪来惩罚。但是,这样的行为明显是行政违法行为,第二十二条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其身心健康的(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发威胁短信不一定构成犯罪,要看具体情节。侮辱、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给他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构成寻衅滋事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轻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单纯的威胁恐吓行为,在刑法分则中并没有单独作为犯罪行为加以规定。但是没它可以成为许多犯罪的手段行为。将其作为手段行为最典型的罪名有以下几个。 1、敲诈勒索罪 以非法取财为目的,引起被害人恐惧心理。 2、强奸罪、猥亵他人罪 为了违背妇女意志奸淫或者猥亵他人为目的而恐吓妇女等。 3、妨害作证罪 威胁相关人员作假证或者不做证。 4、受贿罪 通过威胁恐吓手段暗示索要贿赂。 5、强迫引诱他人卖淫、吸毒 用恐吓方法强迫他人卖淫、吸毒等等,这方面有几个独立罪名。 6、成为其他犯罪的教唆犯行为 以此手段威胁恐吓他人,诱使逼迫他人实施犯罪行为。这方面的罪名十分宽泛,参照实行犯行为定罪处罚。 因此,单纯的短信威胁恐吓,不加以其他目的动机等因素,是不能得出是否犯罪结论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1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365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