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 2、集体合同的主体是职工代表与用人单...
特征: (1)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 (2)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3.劳动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1)集体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即一方为工会,另一方为用人单位(雇主)。 (2)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 (3)集体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 (4)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方合同。 (5)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第一,租赁合同是转移财产用益权的合同。租赁合同以承租人取得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为目的,因而是转移标的物用益权的合同,这是它与买卖合同相互区别的最主要标志。承租人可以对承租物使用收益,但却无权处分。出租人交付租赁物,在其自己不再占有、使用租赁物的同时,却并未失去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或者处分权。 第二,租赁合同的标的物为有形的、非消耗的特定物。承租人取得租赁物的目的,在于对租赁物进行使用以及利用它获得收益,并且在租赁期限届满时还要返还租赁物,因此,作为租赁合同标的物的租赁物只能表现为有形物、非消耗物、特定物。只有这样,才能与租赁合同的性质和目的相符。 第三,租赁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提供租赁物,收取租金,承租人使用租赁物,交付租金。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相互对应,取得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与交付租金之间存在着对价关系。 第四,租赁合同是诺成合同。租赁合同自租赁人与承租人达成协议时成立,不以实际交付标的物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第五,租赁合同一般是要式合同。租赁合同的形式主要取决于租赁期限的长短。租赁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租赁合同的内容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3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