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纠纷相关的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其中因为医疗纠纷主要涉及的是民事损害赔偿,所以民法的运用是最多的。当事人应该查阅...
关于医疗纠纷,可以查看《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并掌握《医疗器械管理办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需要鉴定,还要看《鉴定人管理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实施;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实行;三、《刑法》第三百三十五第三百三十六条,1997年10月1日施行;四、《执业医师法》,1999年5月1日实施;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10日实施;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实施;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2年9月1日实施;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2号《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9月1日施行;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0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年9月1日施行;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4日实施;十一、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记者问;十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05年7月13日施行;十三、最高人民法院《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2005年1月1日施行。
医疗纠纷的责任涉及情况很多,需要具体请看具体分析。比如,确定医疗纠纷责任后,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可提出医疗损害赔偿,医院或医务人员按确定医疗损害责任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损害是指造成损害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损害侵害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医疗损害赔偿包括患者作为弱势群体一方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不包括因为医方的权利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纠纷。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各种医疗行为过程中,由于违反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在医疗程序上或者医疗用药过失给患者造成生命和健康损害时,在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产生的赔偿债权债务关系。
和解、调解、行政投诉、起诉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9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