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济侦查部门接受刑事案件后,会尽快开展立案审查,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遇有疑难、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可延长3...
立案侦查到起诉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因为立案侦查是没有期限限制的,但是对于逮捕嫌疑人之后的侦查期限,一般是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依法批准可以延长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案件件调查结束并移交检察院审查时,犯罪嫌疑人仍在拘留所期间,检查人员会进来询问,一般在拘留所期间不超过1-两个月。以刑事案件为例,刑事案件的审理顺序是先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先拘留,再监视居住,最后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送当地看守所。除非案件非常复杂,或者犯罪嫌疑人反复供述,否则最终审理后移交法院。在法院审查期间,犯罪嫌疑人仍然要留在看守所,直到开庭当天才从看守所送人法院。一般来说,从被捕到开庭,如果案件清晰,使用简单的程序或者简化审查程序,只需要半年左右。如果案件极其复杂。而且犯罪嫌疑人不配合工作,会拖一年左右。
《刑事诉讼法》第112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案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由此可见,立案的标准有三条: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如前所述,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管辖的一定要管,不管是失职;不应当管辖的一定不管,管了就是越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94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