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滥用职权罪有追诉期。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诉期是五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1、滥用职权罪的追诉时效的起算日期:根据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追诉时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从这条关于滥用职权罪的规定来看,滥用职权罪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三)行为人客观上具有滥用职权的行为。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二是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三是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说任意放弃职责;四是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四)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滥用职权属于职务犯罪,构成犯罪一般要求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要定罪免处,一般来说造成的损失应在构成犯罪的临界点左右,并能有效弥补损失。如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自己掏钱上交,用于弥补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是的。滥用职权罪的起诉时效按照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计算:起诉期限自犯罪之日起计算;自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这里的犯罪日是指犯罪行为的日期,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是指连续犯罪和继续犯罪,起诉期限应当自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起诉期限的计算和中断,自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在起诉期限内犯罪的,自犯罪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2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