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客体是为复杂客体。 2、客观方面 表现为: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①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②使用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诈骗的方式层出不穷,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最近,出现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就是以办理贷款的模式进行诈骗。 【诈骗模式分析】 1.首先,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布贷款信息,常以“不需要担保”“零利息”“放款快”“额度高”等词语吸引眼球。 2.借款人上钩后,根据与借款人的简单沟通,了解借款人身份信息后(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地址等),便通过网络或邮寄的方式签署借款合同。该类借款合同中多会约定:办理借款前,需要交纳保险费;借款人银行流水要充足;借款人不办理借款需要支付违约金等条款。谨慎的借款人看到此类条款提出异议时,诈骗分子多会解释不用理会,承诺不收取费用。 3.一旦借款人签订合同发送或邮寄出去之后,诈骗分子便开始要求借款人依据合同缴纳保险费。借款人不缴纳费用的,便以双方已经签署合同,起诉借款人违约进行威胁。至此,多数不懂法律的借款人都会慌了阵脚,借钱也会缴纳保险费,自我安慰,只要能办理借款缓解燃眉之急就好。此时,甚至部分不懂互联网金融的律师看到合同后也会认为合同有效,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此时,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在未收到借款前,拒绝支付任何费用,合同本身就是假的,完全不用担心诉讼的问题。有人会质疑:怎么知道合同是假的呢?简单列几个理由如下:1)规范的借贷业务绝不会不管你老弱病残,你愿意借就给你借款,肯定会层层审核。2)普通的个人借款,保险公司提供担保可能性不大,即使提供,也要对你的财产状况、征信情况层层审核。更重要的是一定会和你当面签署担保合同,确认保费等条件。3)真实的借款合同要么面签,要么通过APP、官方网站确认生成电子合同(互联网金融常用)。绝不会如此草率,合同发给你让你随便签署发过来就行,否则怎么知道是否是你本人真实签署,你本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借款人一旦缴纳保险费等,骗子会以其他理由让借款人继续缴纳各种费用,如银行流水不足,需要充值一定数额的钱到某某银行卡里或需要交纳贷款解锁费等,否则贷款无法发放。借款人此时一定心存疑虑,但已经骑虎难下,继续缴纳吧,觉得可能是诈骗;不缴纳吧,已经缴的费用就损失了,万一贷款是真实的,岂不是白白损失。骗子此时多会制作一份假的银行贷款发放凭证截图,告知钱已经发放至借款人账户,不交钱就收不到。急用钱的借款人,看到成功的希望,多会放松警惕,选择相信。 5.付了几次费用后,借款人应该已经清醒了,再说什么估计也不会相信了,再骗的可能性不大了,骗子此时便会消失。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所谓证明文件是指担保函、存款证明等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所需要的文件。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 5、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 这出的“其他方法”是指伪造单位公章、印鉴骗贷的;以假货币为抵押骗贷的;先借贷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的等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