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起诉离婚需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被告户籍地和经常居住地法院都可以。 1,可以协议离婚,协议不成或者一方不愿意协议,可以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
离婚官司,属于对公民提起的一般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诉讼是对公民提起的一般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公民住所地是指公民户籍所在地,公民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从离开住所地到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是除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因此,离婚诉讼一般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对于离婚诉讼来说,原告即自己;被告即自己的配偶;诉求即离婚,事实、理由就是自己和配偶感情确已破裂的;受诉法院即有管辖权的法院(下面详述)。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副本。起诉书应当记载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求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起诉状的事实应简要概括为语言文明。原告应提前支付案件受理费。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应证明。
应当到到被告住所地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到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二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因此,起诉离婚需要提交起诉状一式两份、原告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结婚证及复印件,到被告住所地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到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262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