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进行转让,原股东对股权转让前的公司债务不再承担付还义务。但如果原公司股东转让股权时...
共同债权债务问题如何处理解除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同居期间,双方关于财产、债务有约定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债务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时,诉讼时效期重新计算。权利自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1、向死者的配偶追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六条: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果你不知道死者和他配偶之间存在婚姻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约定,就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要求付款。 2、死者生前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除非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那么死者生前的债务应由其他继承人负责偿还。因此,你还可以要求死者的继承人及家庭成员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死者债务。 3、其他人愿意偿还的,谁愿意谁还。
股权转让分为外部转让与内部转让,两者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股权对内转让 外部债务人的偿还义务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股权转让人不再享有分配的权利。此时,转让人在转让股权时,放弃了相应比例的收益权,而受让人则依法取得了这部分收益权。 2、股权对外转让 与上述情况不同,股权对外发生转让不能一概而论。若股权受让人是第三人,情况则与上述情况相同。若股权受让人同时又是外部债务人,就需要分情况讨论: (1)外部债务人获得公司全部股权,即公司整体转让给了该债务人,则债权债务混同; (2)外部债务人获得公司部分股权,原来的外部债权债务关系很可能就变成了现在的内部关联交易关系。 风险提示:出现下列情况的股权受让人有权撤销股权转让合同。 1、转让方以欺诈手段,使受让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受让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转让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受让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转让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5、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351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