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教唆杀人算故意杀人罪。教唆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被教唆的人没有杀人的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杀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通常不会。会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如果自杀行为影响了公共秩序,比如在道路上影响了交通,在大楼里影响了公共秩序,在政府办公室还可以构成妨害公务,那时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拘留。自杀行为是生命法放弃和处分,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自杀成功,更说明不能走这条路。好好珍惜,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不仅是上天给予,更是父母的恩赐!
属于犯罪。 (一)他人行为引起自杀案件的认定 (1)帮助自杀行为。帮助自杀,是指: A)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加以鼓励,使其坚定自杀的意图, B)或者给予物质上帮助,使他人得以实现其自杀意图, C)或者受已有自杀意图者的嘱托而直接将其杀死。在民事侵权行为法中,受害人的同意是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但剥夺他人生命违背法律及公序良俗,所以帮助自杀行为原则上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 (2)教唆自杀行为。 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杀行为。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教唆对象为无责任能力人,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对待。 (二)“间接杀人”。教唆未达到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杀害他人,由于行为的实施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所以行为者实际上是教唆者的“工具”。此教唆者在理论上称为“间接正犯”,被教唆者实施的行为应视为是由教唆者本人实施的。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拓展内容: 虽然“安乐死”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在目前我国立法尚未承认其合法的前提下,“安乐死”行为仍构成故意杀人罪。当然,对于帮助自杀行为,由于其不是“剥夺他人生命”的唯一原因,有时可能是次要原因,因而其危害小,处罚应考虑从轻、减轻或免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1,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