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纠正。《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纠错提出了严格要...
行政处罚主体错误的是必须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这就要求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 依照法律规定,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公安机关行政处罚错误应当这样提起诉讼:首先,当事人应当就行政处罚错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当事人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行政诉讼被告主体错误如何处理方式是: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如果行政处罚扣押程序错误,首先要依法应当立案却未立案。如应立案调查却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应立案调查却未立案,但当事人却缴纳了罚款;对应立案调查的违法行为不进行调查。 依法不应当立案却立案。如明知当事人不存在违法行为却立案调查;有证据证明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却未移送,仍立案调查。 立案期间错误。如立案日期早于案件来源日期;投诉、申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和上级机关交办案件的立案期限超过15个工作日。 行政处罚程序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定程序。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既能提高行政处罚的正确性和公正性,也能防止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现象的发生,避免行政执法人员因违法行政被追究责任。规范行政处罚程序,促进依法行政依然是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个人多年案件核审工作实践,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处罚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希望对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程序的规范有所裨益。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现经营行为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可决定是否立案。立案要遵守法定的立案审批程序。非因法定的案件中止事由,立案要在法定期间完成。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之前,只要有证据证明违法事实不成立,就应当予以销案。 案件调查环节是行政执法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手段或措施,搜集违法行为的证据,查明违法事实的环节。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法,社会危害程度如何,主要依靠案件调查环节获取的证据来证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35人已浏览
479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