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离婚后财产纠纷,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登记离婚,二是诉讼离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每对夫妻或多或少都有共同财产。离婚后,夫妻身份关系...
离婚后也可以起诉分割财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离婚后,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另一方隐藏、转移、出售、损害、挥霍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请求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起诉离婚财产分割有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 (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 (3)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 (4)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 (5)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 (6)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离婚财产的分割遵循以下原则: 1,双方协商的原则。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 2,男女平等原则。不能歧视妇女,不能认为妇女挣的少,就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 3,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4,给予补偿的原则。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的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5,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1、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应当依法保护。 2、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共同所有的,离婚时应当按照约定处理。 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财产,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财产时,各自管理和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双方的财产差异很大,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相当于差额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4、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的,一方或双方赠送的礼物和礼物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应考虑财产来源和数量的合理分割。原则上,各自出资购买和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 5、离婚案件涉及以军人名义分割发放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收入为夫妻共同财产。 前款所称年平均值,是指以军人名义支付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平均得出的金额。其具体年限为70岁人均寿命与军人入伍时实际年龄的差额。 6、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中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时,协商不成或者难以按市场价格分配的,可以按数量按比例分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