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现场可分事故的第一现场和事故的第二现场。事故的第一现场是指没有被破坏的发生交通事故原貌的交通事故发生地。事故的第二现场是指被破坏了原...
交通事故责任可以划分为:全部责任(全责),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全部责任。 2、平等责任。 3、主次责任。 4、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事故的,根据各自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5、推定责任。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交通事故类型分为: 一、轻微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二、一般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三、重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四、特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交通事故现场可分事故的第一现场和事故的第二现场。事故的第一现场是指没有被破坏的发生交通事故原貌的交通事故发生地。事故的第二现场是指被破坏了原貌的交通事故发生地。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9人已浏览
406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4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