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公证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生效。 立遗嘱人死亡后,具备下列条件的遗嘱有效: (一)立遗嘱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立遗嘱意思表示真实...
有效的公证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才生效。 公证遗嘱有效的条件: (1)遗嘱人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 (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遗嘱公证具有法律效力,我国民法典承认公证遗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二条:公证书应当按照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的格式制作,由公证员签名或者加盖签名章并加盖公证机构印章。公证书自出具之日起生效。公证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在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可以制作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文本。
有效的公证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才生效。 公证遗嘱有效的条件: ( 1)遗嘱人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 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 ( 3)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共利益。 ( 4)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1、遗嘱只要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自被继承人死亡后生效,不需要公证。只是依法经过公证的遗嘱,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1)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2)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3)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