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以及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
看守所与办案部门应当加强联系,建立律师会见通报等制度。市局承担刑事执法办案的市公安局直属单位,各区公安分局、县级市公安局应当指定一个部门负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当向作出提供法律援助决定的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应当终止法律援助,并于5日内函告公安机关:(一)受援人不再符合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二)案件依法被撤销的;(三)受援人自行委托其他辩护人、代理人的;(四)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五)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从事违法活动的;(六)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的;(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干扰诉讼活动行为,涉嫌犯罪的,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报请上级公安机关指定其他公安机关管辖。办案部门应当在对律师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做出行政处罚后24小时内将有关情况通报市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工作管理部门、律师所属的律师协会和其所在的,并报送市公安局法制处备案。
机构确定承办律师后,应当在3日内将法律援助公函发至办案部门。法律援助公函应当载明承办律师的姓名、所在的、律师执业证号以及律师的联系方式。办案部门应当予以登记并将登记内容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看守所。侦查部门已登记的,案件移送预审部门办理时,侦查部门应当将上述材料一并移送预审部门。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9人已浏览
353人已浏览
678人已浏览
2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