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我国,并没有保释的有关法律条文,与之对应的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针对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而不用逮捕...
在我国,并没有保释的有关法律条文,与之对应的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针对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而不用逮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保释候审后,一年内未违反规定或者犯罪证据不足的,不得入狱。否则,就有可能进监狱。《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保释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2)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3)在传播信息时及时到达案件。(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破坏、伪造证据或串行供词。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责令被保释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规定:(1)不得进入特定场所。(2)不得与特定人员会面或通讯。(3)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4)将护照和其他出入境证件和驾驶证件提交给执行机关保释候审。被告人违反前两项规定或者全部分或者全部分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3)不得从事具体活动。(4)将护照和其他出入境证金提交给执行机关保释候审。
犯盗窃罪被取保后还是有可能被判刑且坐牢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终判不判刑没有直接联系,取保候审只能说明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较小,并不代表着无罪。在我国,只要构成犯罪的,一般都会被判刑。
在我国,判刑后依法保释称之为「假释」。 《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而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法明确规定不得假释。 同时,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还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