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员工申请提前解除劳动关系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告知单位,在试用期内的,要提前三天告知单位。...
如果劳动者请病假,用人单位不得和在医疗期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长期请事假,用人单位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约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关系解除后对解除存在争议的可以马上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口头通知,但必须在以下情况下:非全日制就业;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形之一;劳动者有过失辞退;其他。除法定情形外,解除劳动关系必须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员工工伤,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后,可以马上申请工伤待遇,获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需要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另外两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是需要根据地方法律规定,部分地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些地区是在员工离退休不满5年开始减少,还有部分地区达到退休年龄之后不再享受。不同地区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员工达到退休年龄之前,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都是可以享受此两项赔偿金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5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