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结合《行政处罚法》和《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相关条文来看,立案的条件, 一是发现违法行为; 二是执法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这里笔者...
立案的具体可操作的条件有: 1)有明确的违法嫌疑人; 2)有确定的违法事实(包括初步证据和可能违反的法律条款); 3)属于本行政机关的管辖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的,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行政处罚,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 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条件,即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适格主体实施。 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条件,必须是违反法律应受行政处罚,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人。 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条件,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当提交当年通过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当提交营业执照或者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当确认其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到而产生的相应法律后果。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当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或者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担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时,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侵犯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5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