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规定,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可见,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至10000元,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2、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3、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4、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7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2,537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