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罪犯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应当认真查问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住址、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并将本人同案卷中被告人照...
对罪犯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应当认真查问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住址、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并将本人同案卷中被告人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尸检即尸体解剖,是指对已经死亡的机体进行剖验以查明死亡原因的一种医学手段。尸检对于解决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而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具有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非正常死亡尸体一般要进行法医解剖。《解剖尸体规则》第二条尸体解剖分为下列三种。一、普通解剖:限于医药院校和其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体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时施行。下列尸体可收集作普通解剖之用:1.死者生前有遗嘱或家属自愿供解剖者;2.无主认领的尸体。二、法医解剖:限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医学院校附设的法医科(室)施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法医解剖:1.涉及刑事案,必须经过尸体解剖始能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需查明死因及性质者;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者;3.因工、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三、病理解剖:限于教学、医疗、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预防机构的病理科(室)施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病理解剖:1.死因不清楚者;2.有科学研究价值者;3.死者生前有遗嘱或家属愿供解剖者;4.疑似职业中毒、烈性传染病或集体中毒死亡者。上述1、2项的尸体,一般应先取得家属或单位负责人的同意。但对享受国家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并在国家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死者,医疗卫生机构认为有必要明确死因和诊断时,原则上应当进行病理解剖,各有关单位应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家属工作。第三条解剖尸体必须经过医师进行死亡鉴定,签署死亡证明后,方可进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在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当请当地法医参加。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死刑,又称极刑、处决、生命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惩罚之一,是指行刑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的生命。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一定要慎重。我国死刑的执行方式一般是枪决或注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人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指挥执行的法官应当对罪犯进行验证,询问是否有遗言或者信函,然后交给执行人执行死刑。执行前,如发现可能出现错误,应暂停执行,并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死刑应当公布,不得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死刑。死刑执行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交付执行。在交付死刑前,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人临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指挥执行的法官应当对罪犯进行验证,询问是否有遗言、信函等。,然后交付执行。死刑执行前,发现可能有错误的,应当暂停执行,并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死刑应当公布,不得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形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死刑。死刑执行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最高人民法院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49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607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