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愿意尽扶养义务,但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继承份...
遗嘱公证是指公民生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并经国家公证机关公证,于死亡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遗嘱人立遗嘱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嘱继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自继承之日起20年以上,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未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遗嘱也有诉讼时效。合法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后,继承人对遗嘱有异议的,应当去法院起诉确定遗嘱的法律效力,或其他人侵犯遗嘱指定的财产,遗嘱继承人应当自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三年内起诉,起诉时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继承人因为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但继承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可按中止时效处理。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6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5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