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13年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
公安机关决定撤案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签字。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不需要,户口复印件不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所以不存在是否盖章的问题: 1、当事人需要补办身份证的,应凭当事人的户口本原件或者加盖公安机关公章的户籍证明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进行补办; 2、也可以凭上述资料,去开通异地补办身份证的其他10省(2015年7月1日后,10省已开通此业务)派出所就近办理;二,身份遗失或者损毁办理补领手续: 1、补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指身份证丢失,需补领的情况; 2、凡补领的,需到公安机关申报丢失声明,按申领程序办理; 3、重新填写《常住人口(申领身份证)登记表》; 4、经本人核对确认签字后,进行补办。
1、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 2、“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3、所谓犯罪地是指实施构成犯罪的一切必要行为的地点,包括犯罪预备地、实施地、结果地和销赃地。 4、对于合同诈骗罪,司法解释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5、综上,合同签订地公安机关具有管辖权,其它区是否可以受理要看具体情况。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案件开庭后几天判决,就离婚诉讼案件来讲,法院是否判决离婚不是根据开庭次数确定的,通常情况下一宗诉讼案件的一个审理程序法院只开庭一次,当然也存在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需要第二次开庭的情况。但是否判决离婚法院会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为原则。在实践中,什么时候下判决,应该根据法院是否当庭审判来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因此,法院的判决书会在审结期限之前下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9人已浏览
724人已浏览
1,427人已浏览
1,4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