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性,索取他人财产,非法接受他人财产,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职工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罪客体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主管、负责或承担某公共事务的权利形成的便利条件。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一是索贿。也就是说,行为者在公务活动中积极向他人索取财产。二是受贿。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3、犯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上是有意的。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一、客观构成要件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一,本罪为身份犯,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范围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确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本罪行为的,应以受贿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退休后或者离职后收受请托人的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一般公民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第二,受贿行为所索取、收受的是财物,该财物称为“贿赂”。贿赂的本质在于,它是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有关的,作为不正当报酬的利益。这里的财物是指具有价值的可以管理的有体物、无体物以及财产性利益。至于非财产性利益,则不属于财物。 第三,受贿行为表现为索取或者收受贿赂。索取贿赂包括要求、索要与勒索贿赂。收受贿赂,是指在行贿人主动提供贿赂时,国家工作人员已将该贿赂作为自己的所有物的意思而接受、取得。刑法第385条第2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这种方式实质上是一种约定方式。能够以谁提出为标准,将其归入索取与收受:国家工作人员先提出约定的,属于索取;对方先提出约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属于收受。 二、主观构成要件为故意。首先,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接受(包括索取)贿赂的意思,即具有将对方提供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的意思。其次,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索取、收受的是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侵害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再次,行为人对上述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发生的态度。
单位贿赂罪需要以下构成要件:一是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此外,贿赂罪的犯罪对象是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和受贿罪中的财产是一样的。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至于行贿者要求的不正当利益是否客观实现,不影响本罪的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财产;二是在经济交流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种名义的回扣和手续费。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1。个人行贿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上;2、个人行贿金额不足10万元,单位行贿金额不足10万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为谋取非法利益行贿;(2)向三个以上单位行贿;(三)向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行贿;(4)造成国家或社会利益重大损失的。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第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一般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1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319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