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离婚时婚前财产通常不能够分割,能够进行分割的仅仅是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但是婚前财产在婚后转化成了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是可以参与分割的...
离婚时婚前财产通常不能够分割,能够进行分割的仅仅是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但是婚前财产在婚后转化成了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是可以参与分割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实践中,婚前财产分割主要有以下情况: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遵循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 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10年以上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5、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离婚可以只起诉财产分割。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对子女的抚养权进行调查了解,如果夫妻双方对子女抚养的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的,人民法院还是会要求原告申请处理抚养权事宜。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两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登记离婚对财产的分割只体现当事人的意志,婚姻登记机关只对其进行正式审查。财产分割的内容未经国家公权力认可,当事人事后有异议甚至反悔的,仍享有诉讼权。此外,协议中未处理的财产,当事人当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离婚登记后可以提起诉讼的情况包括:1、离婚协议中夫妻共同财产的遗漏。2、离婚登记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协议。3、离婚登记后,一方后悔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协议,要求变更或撤销原财产分割协议。4、离婚登记后,一方发现另一方隐藏、转移、出售、损坏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处理债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429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