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过失犯罪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定,情节较轻的,可免于刑事处罚。 ...
我国刑法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3)主观要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过失犯存在实行行为,但其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缓和。例如,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农民乙在抢救粮食过程中被雷打死。即使甲对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但因为缺乏过失犯的实行行为,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过失向故意的转化: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对某种法益产生危险,但故意不消除危险,希望或者放任结果发生地,直接认定为故意犯罪。例如甲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里,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甲能够及时消除危险,但想通过造成火灾陷害仓库保管员,故意不消除危险,导致火灾发生。这便由一般过失转化为犯罪故意,应认定为放火罪而不是失火罪。在司法实践中,过失犯罪虽然并不是犯罪嫌疑人主体上的犯罪行为,但造成了犯罪事实后果的,还是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但鉴于犯罪主体的过失造成的,可以对照故意犯罪进行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来认定。
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不管是在国有企业就职的职员,还是在普通的民营企业就职的职员,都需要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若是在工作的过程之中玩忽职守,那么一旦公司的经济利益因为玩忽职守现象的存在而受损,此失职的职员就涉嫌犯了国有企业渎职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