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精神病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会判死刑或者无期徒刑,要根据法医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情况来分析: 1、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
1、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宣告失踪或死亡的,不会因此而免除犯罪嫌疑人应负的刑事责任。并且被宣告死亡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已经真正死亡,所以刑事侦查机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精神病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会判死刑或者无期徒刑,要根据法医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情况来分析: 1、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不会被判死刑。 3、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否会判死刑,还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来判决。《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57
嫌疑犯逃跑的,必须等嫌疑犯回到事件后再开庭审判。涉嫌犯罪,但法律不能剥夺嫌疑人的辩护权。《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必须确定合议庭的组成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复印件延迟到开庭前十天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开庭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避免、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有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开庭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召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发票和通知书应在开庭前3天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必须在开庭前3天公布案件的原因、被告人的名字、开庭时间和场所。上述活动情况应写在记录上,由审判员和书记员签字。
案件起诉受理阶段,嫌疑人死亡怎么办?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如未立案,则不进行刑事立案。因犯罪嫌疑人死亡,刑事责任能力终止,不能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犯罪嫌疑人在报案前死亡的,公安机关不得立案。在公安或者检察院侦查阶段死亡的,侦查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不起诉的,在法院审判阶段死亡的,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虽然刑事责任不能追究,但民事赔偿责任不能免除,可以在继承范围内起诉继承人进行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三)经特赦免处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销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8人已浏览
403人已浏览
2,157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