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原则上精神病人在离婚后也可以探视孩子,除非做出了一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可以中止探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执...
行政拘留所有规定的探视时间。被处罚人的亲属、朋友提前预约,在行政拘留所规定的探视时间可以探视被处罚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能。在精神病治疗期间可以离婚的,精神病人是不能够办理协议离婚的,因为精神病人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这样的人离婚必须通过诉讼,由法院来判决,这是对精神病人利益的保护,避免精神病人因为被诱导而“被离婚”。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有精神病的判不判死刑要看具体的情况。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判处死刑是对被告人最严厉的处罚,因此必须慎重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我国对精神病人的保护性法律规定如下。(1)精神病人失去识别或自制力时,不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2)民事案件中,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健康恢复情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就医。(4)对有精神病的可疑受害者、证人、检举人和自首者,必须进行鉴定,以确定其陈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5)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应当决定是否立案。(6)引诱和教唆精神病人违法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七)我国宪法规定,虐待、杀害、欺骗、强奸、劫夺、强迫、假借名义、赠送财物、假造契据等。,失去正常辨认能力和自制力的精神病人,视为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权利和人格名誉,侵犯他或监护人管理的财产,侵犯者应当承担全部法律责任。(8)为了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应该为他们设立监护人。精神病人患病期间,应安置在精神病防治机构进行治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4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