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在《合同法》中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一般可依据以下二种情况来分析其法律效力:...
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签订的合同; 3、双方通谋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任何人都可以主张其无效。
1.合同当事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比如5岁和6岁的两个小孩订立的合同;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包括: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比如某人为了骗取贷款而与银行签定贷款合同,提供假的文件资料;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比如一个生意人和一个银行的主管为了骗取国家的贷款而签定的贷款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一个人为了洗钱,与另一个人签定了买卖合同或借贷合同;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比如施工队与商场签订合同,施工结果破坏市容;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比如两个人签订的开办赌场的合同。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况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签订的合同无效。 (2)行为者和相对人以虚假的意义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这一强制性规定除非这一合同无效。 (4)违反公序良俗签订的合同无效。 (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签订的合同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1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