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缓限制减刑是指在重大刑事案件判定为死缓时,若后期有减刑,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 所以限制减刑不是说不可以减刑,而是表示只能减刑一定的时间,不可无限制减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缓刑期间减免刑期的方法: (一)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实; (二)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 (4)在抗击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的; (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的其他重大贡献。
我国《刑法》将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 我国缓刑制度,是附有一定条件的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它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 可见,缓刑不是具体的刑种,本身不是刑罚,只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适用缓刑是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前提下,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运用中的具体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