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误工费是由交强险陪。交强险赔偿不看责任大小,保险公司不赔,最后只能是肇事者赔偿...
一、交通事故理赔中保险公司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5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8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以按照责任比例确定赔偿责任。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单方事故,三类事故当事人不能“私了”,必须有交管部门处理。 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解决:1、如果双方均考虑到损失不大,到保险公司索赔太麻烦,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可以协商赔偿数额,双方一致同意后,交付赔偿费,在交通事故记录文书上予以注明即可。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在人民法院处理。2、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又不愿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应立即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告出险。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3、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但是损失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就超出部分继续按照下列方式解决:a、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b、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上也显得,就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保险责任限额部分协商解决。4、对保险公司理赔有异议的,或者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5、肇事车辆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肇事车辆按照相当于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现行赔偿。超过限额部分,参照下列比列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a、当事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b、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责任;c、当事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责任;d、当事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责任。
你肯定承担相应责任。交通事故赔偿基于两方面,一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比例;二是受害者伤残等级。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均以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以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为基础,作出的综合性鉴定文书(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此类认定书虽具有行政可诉性,只得接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三日内申请复核,或在赔偿诉讼中对此认定书提出质证。具体到伤残赔偿数额涉及到伤残鉴定等级以及伤亡者身份等诸多其他问题,且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相当复杂多以肢体物理功能区分,仅仅依靠律师分析是不可以此为据的,只有起诉后向法院申请鉴定才能够作为有效法律赔偿依据。整个赔偿程序较为繁琐因此建议委托律师。
第一,保险公司要求赔偿50%是不合法的,一般情况下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负同等责任的话需要承担60%的赔偿责任。目前没有国家性的法律文件,但现实中都是这样赔的。您可以参考《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全国基本都按照这个规定)第六条(机动车有事故责任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损失超出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机动车一方有事故责任的,由机动车一方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三)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第二,死者父母的赡养费属于被扶养人生活费,一般六十周岁以上,又是农村户口的的不需要提供无工作证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您可以提供其父母的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以证明年龄及与死者的关系,另外由其父母所在地的村委会出具其父母与死者系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明,还有死者的父母的子女情况的证明。如果保险公司一定要其父母无工作证明,就让父母所在地的村委会出具其无工作的证明,以上证明均加盖村委会公章。 您可以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32人已浏览
517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