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狭义扶养义务主要是指的平辈之间的相互抚养,比如说...
1、所谓一方确实需要,是指一方无独立生活能力,具体包括: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缺乏生活来源、年老、患病,等等,生活水平将急剧下降、不能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回答为根据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特困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当有下面三种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供养:一是劳动能力发生变化。如原来没有满16周岁,现满了16周岁的(不含在校学生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二是生活来源发生变化。如领取了养老保险金(不含基础养老金)、所承包的土地出租出让或被征地拆迁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等较大金额的补偿金,足以维持其常年基本生活。三是赡养、抚养、扶养能力发生变化。如有了具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法定义务人;原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具有了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法律对扶养义务没有年限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长辈对晚辈、夫妻之间、同辈之间的扶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巳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婚姻法规定了长辈对晚辈、夫妻之间、同辈之间的扶养义务。一、该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巳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二、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三、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四、第二十九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上述法律规定确定夫妻一方法定扶养义务人的范围。婚姻法在确定法定扶养义务人范围的同时,亦赋予法定扶养义务人对扶养人的法定赡养义务。依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本条规定亦适用于夫妻一方的法定赡养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情形。本条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中,曾表述为“一方的父母患重大疾病急需治疗费用”。需要注意的是,讨论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父母是婚姻法规定的夫妻一方的法定赡养人,但该法规定的法定赡养人并不限于父母,且夫妻一方或双方除法定赡养义务外,亦承担法定扶养义务。法定赡养人与法定扶养人在权利的保障上应同等保障,因此,将本条规定扩大到夫妻一方的法定扶养义务人,隐含之意包括法定赡养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291人已浏览
8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