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被鉴定人(伤者)携带上述资料需要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二次手术费用、误工费用、营养期限、等相关项目的鉴定。 ...
发生交通事故后,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 1、被鉴定人(伤者)携带上述资料需要亲自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申请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二次手术费用、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受害方有权要求对车辆进行财产保全。 二,由司法鉴定部门进行伤残鉴定,确定是否构成伤残。 三,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主要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护理人员的误工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交通事故障碍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障碍造成的人体残疾。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残疾情况,受伤人员的残疾程度分为10级,残疾鉴定分为精神鉴定和肢体鉴定两种。还有一个三期鉴定,就是误工期、营养期、护理期的鉴定。分为两种情况:交警队的鉴定和法院的鉴定。1、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在伤残鉴定前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队取得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书。受害者从交警队取得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书后,可以自己去或委托律师到相关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如果不愿意采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先起诉交通事故案件,不计算具体赔偿金额,然后请求法院出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书,或者做伤残鉴定。肢体鉴定时间一般在受伤3个月后进行,精神鉴定一般在受伤6个月后进行,注:法院委托的鉴定一般不会被推翻。如果是受害者委托的鉴定,肇事者或保险公司可能不认可,有权申请重新鉴定。法院是否允许取决于具体情况。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生活中,交通事故致人伤残并不少见。对伤残的鉴定势在必行,否则无法认定责任以及赔偿额。至于应该怎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4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